“2013年房地產用地市場全面反彈可能性不大。”國土資源部上周末發布報告稱,隨著近期各部門重申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和限購措施,預計2013年投機投資需求能夠繼續得到有效遏制。
土地出讓面積和價款“雙降”
據統計,2012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69.04萬公頃,同比增加17.5%,增速較2011年回落19.7個百分點。而隨著限購等調控政策持續作用,房地產用地占比同比下降5.2個百分點。
全國土地出讓面積和價款去年呈現“雙降”。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土地出讓面積和合同成交價款分別為32.28萬公頃和2.69萬億元,同比分別減少3.3%和14.7%,而去年同期二者同比增幅均在15%左右(小區網 論壇)。
“土地出讓價款減少主要有三大原因。”報告稱,一是土地出讓面積同比減少;二是土地出讓結構發生變化。在國家從嚴、從緊調控房地產市場背景下,房地產用地占比有較大回落;三是土地出讓區位發生調整。西部地區由于快速城鎮化和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資金和用地需求較為旺盛,2012年西部地區土地出讓價款增加7.0%,而東、中部地區分別減少了23%和6.0%。
房地產用地供應量整體平穩
2012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量整體保持平穩。據統計,去年供應房地產用地16.03萬公頃,同比減少4.2%,但仍為近年供應量的次高(僅次于2011年最高的16.72萬公頃)。住房用地供應11.08萬公頃,同比減少11.5%,住房用地供應量雖有縮減但仍處于高位,實現了2012年年初確定的“不低于過去5年年均實際供應量”的目標。
報告指出,若按照平均容積率1.5計算,2012年供應的住房用地可建設16.62億平方米住房,超過住建部確定的“十二五”期間年均新建城鎮住房10-11億平方米目標的上限。
截至去年年底,全國未竣工房地產用地48.17萬公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未開工房地產用地14.45萬公頃,比年初減少35.4%,在建房地產用地33.72萬公頃,比年初增加31.6%。
“大量已供房地產用地進入在建狀態,表明年內房地產項目開工速度明顯加快,有助于保證后市住房持續有效供給,緩解供需矛盾。”報告說。
報告預計,2013年土地市場總體將呈現平穩發展態勢,但不同用途、不同區域發展的分化將進一步突出。在供需雙向調節力度的持續作用下,房地產用地供應量也將維持穩中有增態勢。
品牌房企告別"打醬油" 熱門地塊"玩火拼"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用這句話來形容2012年成都土地市場再好不過。從2011年的“饑餓游戲”到2012年的“吞噬天地”,今年開發商變著花樣述說著對土地市場的“余情未了”。這一年在樓市宏觀調控沒有任何松動的跡象下,有人“面粉”買了好幾袋,有人“醬油”打了好幾瓶,不知不覺中一場令人不解的“舊情復燃”狗血劇在土地市場和開發商之間激情上演。
據搜 房網統計,2012年全年,成都土地市場共出讓土地350宗,總出讓面積約25861.4畝,成交面積22694.9畝,成交總額約645.39億元,較2011年全年的賣地總額362.2億元增長了78%,而645.39億的土地成交總額也創下了自09年以來的新高。
成都土地市場運行簡介
一季度延續2011年低迷勢態
縱觀2012全年成都土地市場運行情況,與2010年驚人的相似,皆屬于上半年冷下半年熱。受2011年市場不景氣影響,2012年一季度成都土地市場延續了去年的“秋”勢,流拍、撤拍時有存在,藍光、合能等房企拿地成為了這一季業界關注的焦點。值得一提的是,藍光時隔一年之后重新殺回成都土地市場,百日之內連續拿下4宗地塊,“藍光速度”再次發威。
二季度土地市場開始慢慢回暖
品牌房企開始重回土地市場
到了4月,成都市春季經營性用地推介會如期舉行,259宗優勢地塊魚貫而出,與此同時,2012年經營性用地供應指導量火熱出爐,成都全年計劃供地35500畝,中心城區計劃供地6000畝,二圈層計劃供地16500畝,三圈層計劃供地13000畝。也就是在4月,成都土地市場回暖之風開始在開發商之間流傳,一宗位于高新區肖家河沿街以北,玉林中學以東的13.9畝小地塊拍出了7080元/平米的天價。面對如此價格,金房董事長王曉白坦言:“在行情不明朗的情況下臺灣遠雄敢于高價拿地,說明他們看好成都樓市后期發展”。
在接下來的5、6月里,品牌開發商成了土地交易中心的常客,每每有佳地入市皆會引來大批實力房企的關注,土地溢價也開始抬頭。在這兩個月里包括保利、藍光、龍湖、置信、佳兆業、華固建設等知名房企在成都土地市場均有建樹。“土地市場逆襲了,抄底的機會已經越來越遠了”。某一線房企負責人如是說。
三季度主城區佳地陸續入市
非主流房企殺入土地市場搶地
三季度,成都熱門板塊推出了三幅地標性用地。7月19日,醞釀已久的成都東村大型城市超高層地塊被綠地集團以樓面地價1096元/平米摘得,468米成都第一高樓正式揚帆啟航,而這也是綠地集團繼2010年之后再次回歸成都土地市場。與此同時,有著“南瓜島”之稱的城南金融城河心島地塊也終于找到了買家,復地明珠置業以總價近18億的價格將河心島兩幅商住用地收入囊中,據悉,目前該項目已定名為復地中心,將打造成高端住宅、商業項目,建筑面積超過90萬平米。另外,三季度非傳統房地產企業殺入成都樓市同樣值得關注,包括長虹置業、華油房地產、瑞銀能源投資、世紀華榮、西南設計研究院等“非主流”房企攜巨資力拼傳統房企搶灘成都樓市。“土地市場新面孔不斷,非主流房企搶食,讓中小房企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某房企老總感嘆道。
四季度成都土地市場先年末翹尾
品牌房企繼續拿地補倉
進入四季度后,成都土地市場供應達到了年內最高峰值,短短三個月時間內超過9千畝土地入市攪動成都樓市神經。饑餓已久的萬科以“土地收割機”的姿態叱咤年末成都土地市場,僅僅六天之內就搶走了五幅地塊,“饑餓王”變身“大胃王”!熟悉萬科發展套路的業內人士張先生直言:“萬科變了,完全看不懂”。與此同時,在土地成交榜上多年未曾露面的廈門建發、中大地產、九龍倉也在2012年最后一個季度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