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廣網長沙7月6日消息(記者黎政祥 湖南臺記者李浩) 今年5月16日開始,歐盟對中國陶瓷餐具征收最高36.1%的反傾銷稅,這一裁定對湖南陶瓷出口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作為湖南中小企業的一個標桿行的行業,醴陵陶瓷如何一反珠三角等地的發展頹勢,通過技術創新、市場開拓,謀求逆流而上。連日來,記者湖南陶瓷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家用陶瓷行業將面臨著洗牌。
聽著優雅的音樂,漫步在瓷器的海洋中,這里是位于醴陵陶瓷產業園的華聯陶瓷品展銷中心。這里,匯聚了華聯陶瓷最暢銷的“紅官窯”系列產品,這里也是我國規模最大、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 日用陶瓷企業。醴陵陶瓷協會會長、華聯瓷業董事長許君奇告訴記者,在今年春季的廣交會上,醴陵瓷器大放異彩,成交金額逆勢上漲10%。“國際的環境、國際的市場確實有比較大的壓力和挑戰,真正來說的話,市場是有的,關鍵是產品要有特色、優勢和差異化。”
從今年5月16號開始,歐盟對產自中國的陶瓷餐具征收13.1%~36.1%的反傾銷稅,期限為5年,來自株洲海關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湖南出口家用陶瓷5.6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16.2%,價值8503萬美元,下降16.9%。為規避損失,許君奇表示,將適當調整包括歐盟在內的國際市場銷售:“出口占了銷售總額的多少?百分之六十,國內百分之四十。我們今后的發展希望是百分之五十對五十,也就是國際市場是我們不會放過的陣地。”
一方面,努力開拓國外新興市場,另一方面,加速開拓國內市場。去年開始,華聯瓷業與藍思科技攜手合作,主營手機陶瓷面板產品,因為高技術、低污染、低能耗的特點,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企業還從餐飲、包裝等行業尋求組合突破:“比如我們國內的餐飲、酒店,還有我們的包裝容器內的酒瓶、茶葉缸、油類包裝,時尚專賣店,整個國內市場的開發將會是個組合拳,是個立體式的網絡來進軍國內市場。”
與華聯瓷業18.3%的臨時反傾銷稅不同,泰鑫瓷業等45家陶瓷企業的稅額為17.9%,而其他企業的稅率更是高達36.1%。業內人士預測,差異稅率可能將推動湖南家用陶瓷行業新一輪洗牌,成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產品附加值較低、不能積極應訴的企業,因為被征收的高額反傾銷稅率,最終將被擠出歐盟市場。
(原標題:歐盟反傾銷對湘瓷出口影響顯現 湖南家用陶瓷行業或將洗牌)

- 上一篇:長沙40多個樓盤亮相7月
- 返回列表
- 下一篇:上周新房成交環比降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