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陜西消費者維權家用電器投訴居前 汽車投訴趨勢上升
●家用電器投訴居前
●汽車投訴趨勢上升
●房屋裝修誠信度低
●非現場購物處理難
2013年,西安市消協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案件3547件,解決3407件,解決率為96.05%,接待來人來電咨詢40萬余人次,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29萬余元。
家用電器投訴居前
2013年,西安市消費者協會全年受理家用電器類投訴451件,占總投訴量的12.7%,家用電器類投訴主要表現在送貨安裝不及時、承諾不兌現,通訊類產品投訴較多。
案例:消費者李先生2013年7月在某空調團購會上購買一臺空調,當時銷售商口頭承諾此產品三個月內全市最低價、質保十二年免費安裝等,但在安裝時收取了200元安裝費,并且機子的型號與發票上的型號也不一樣,經過本人市場調查,此產品比其他同型號價格高出100多元。李先生找商家,商家不予解決。
消協提醒:面對商場在各個節日的促銷活動,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應理性消費,切忌不要盲從。首先要比較品牌,選購技術成熟、廠家服務網絡較多的品牌產品;其次要了解使用常識,以免廠商以消費者使用不當為借口為不合格產品開脫責任;三是注意將商家口頭承諾形成書面的文字內容,要保管好宣傳彩頁、服務金卡等有形憑證,多理性分析。
汽車投訴趨勢上升
近年來,汽車類的投訴逐漸上升。主要原因:一是汽車銷售量的增長;二是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有了顯著增強;三是汽車的質量難以保證;四是車輛在維修過程中,由于4S店、經銷網點和維修網點設備資源差、技術力量薄弱以及不負責任,使原本的故障小維修,成了大故障。
案例:消費者王先生于2013年5月購買一款汽車,車輛行駛100多公里時,發現車內能聽到“嗡嗡”響聲,到4S店維修,技術人員聽到異響,答復說是新車,響聲屬于正常,讓再磨合一段時間,后來王先生將車開走繼續使用,一段時間后,聲音不但沒有消除,反而越來越大,找到4S店要求解決,4S店不承認產品有問題。
消協提醒:消費者購車時應了解相關的汽車消費知識,謹慎選購;選擇具備汽車銷售資質和銷售許可、信譽度較好的專賣店;選擇大品牌、技術成熟、售后服務網點多的廠商;簽訂銷售合同要詳細,約定各項權利義務要明確;更換配件應查看配件的相關信息,是否是正規來源的配件,質量是否有保障,要保存好發票和說明書等相關的材料以便維權。
房屋裝修誠信度低
2013年西安市消協受理房屋裝修類投訴174件,占投訴總比例的5.1%。主要表現在:一是簽訂合同前,裝修公司有意壓低施工報價,但施工到一定階段,卻加收一些額外費用。二是訂購的裝飾材料品牌與銷售人員宣傳不符,欺騙消費者。三是施工人員操作不當或因施工存在質量問題,造成消費者家中其他物品不同程度損壞。四是測量的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相符,一些裝修公司或工人往往利用預算設置陷阱,獲取高額利潤
案例:消費者張女士2013年10月與某裝修公司簽訂包工包料的裝修合同,裝修后發現裝修公司夸大瓷磚、涂料等的實際用量,陽臺吊頂使用的裝修材料一捏就斷,室內氣味刺鼻,拖延工期,所定產品品牌與裝修用產品品牌不相符等問題,與裝修公司協商,裝修公司不予解決。
消協提醒:消費者一定要選擇正規經營的裝修公司,裝修合同要詳細,要約定清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違約責任、分期付款時間,需要加收費用的項目、價格等,對于裝修公司給出的預算要進行實地測量、核實;對于包工包料的裝修一定要約定清楚材料的品牌、型號、材質、廠家等內容。
非現場購物處理難
西安市消協2013年受理非現場購物180件,占投訴總比例的5.28%。問題主要表現在:交付的商品與實際訂購的商品不相符,夸大商品性能和品質,商品質量低劣、對約定不滿意退換貨的承諾設置障礙拖延履行,售后服務難保障,由于非現場購物大多是異地消費,出現糾紛后難以找到銷售商,處理難度較大。
案例:消費者張女士2013年12月在某衛視節目中訂購了3盒產品,共計1000余元,產品通過快遞送達,快遞人員只說讓核對數量,然后簽字。消費者取回家打開后發現有一盒產品已經不能正常使用,并且產品的做工十分粗糙,于是給售后打電話要求退貨,但商家不予退貨。
消協提醒:在非現場購物中應保持清醒頭腦,不要輕易被商家的宣傳打動。購物最好找有第三方平臺擔保的,最好選擇貨到付款,此外,在收到貨后一定要仔細核實,看商品與自己所訂購的是否一致,有無質量擔保書等,如有問題拒絕簽收付款。同時索取購物憑證,作為將來維權的依據。(記者 秦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