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為建陶行業廣泛關注的廣東省肇慶市“煤改氣”進展如何?日前,肇慶市鼎湖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目前轄區內全部陶瓷企業均簽約改造,預計8月底全部企業可完成改造并通氣。
隨著“有史以來最嚴”新《環境保護法》的出臺和《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5464—2010)》修訂被正式列入議程,各地政府相繼推出“限改令”,陶瓷行業正面臨著巨大的環保壓力,各大產區“煤改氣”升級改造日程也在加速。
鼎湖、四會8月底可完成“煤改氣”

此前為建陶行業廣泛關注的廣東省肇慶市“煤改氣”進展如何?日前,肇慶市鼎湖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目前轄區內全部陶瓷企業均簽約改造,預計8月底全部企業可完成改造并通氣。
而據四會市經信局消息,四會市現僅存肇慶樂華陶瓷潔具、四會市石興陶瓷、四會市千億陶瓷等7家陶瓷企業。目前7家陶瓷企業已經簽約“煤改氣”改造,其中3家已完成升級改造,另外還有3家改造完成現正調試,剩下1家預計今年8月底可完成改造。
同時,按照肇慶今年起實施的《建筑陶瓷產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要求,全市的63家陶瓷企業268條生產線已全部被列入整改范圍,全部陶瓷企業被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煤改氣”,或達到清潔生產標準。
使用天然氣需繳納100萬元合同履約金
8月5日上午10時,肇慶市鼎湖區永安工業園。當地一家陶瓷企業負責人李軍(化名)向記者表示,公司已完成生產線改造,并將于9月1日開始正式使用天然氣。
在建陶行業整體形勢冷清,多產區面臨嚴峻庫存壓力的當前,使用天然會否給企業帶來影響?李軍說,影響是肯定的,企業也沒有辦法,只能“要么使用,要么關停”。
據介紹,在使用天然氣之前,當地陶企除了要以預付款的形式提前購買天然氣外,還需向天然氣公司繳納合同履約金100萬元,并按照企業的生產線規模分配天然氣使用配額,若當月天然氣配額未使用完,押金則會被扣除。據了解,目前鼎湖區陶企已基本完成這一款項的繳納。
“我們公司現有四條生產線,分配的是四條線的使用配額,如果突然因庫存壓力停產一條,當月的天然氣配額則不會使用完,押金也會被扣除。”對于這一“霸王條款”,李軍猜測,可能是為了防止某些陶企,在往后的生產過程中放棄使用天然氣,而偷用“水煤氣”。
陶企繳納100萬元履約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記者曾致電給鼎湖區經信局,但對方稱,這是企業與天然氣公司之間的協議,他們并不清楚。
李軍說,使用天然氣后,企業不得不面臨生產成本大幅攀升的發展難題,如果按照使用天然氣的成本和公司現在的產品價格,企業肯定是難以承受的,將導致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并且,近期煤價大幅下跌,進一步拉開了與未使用天然氣的陶企之間的成本差距。
“未來的路怎么走?不知道。只能寄望全市甚至是全省的陶瓷廠同時漲價,或者大家一起使用天然氣。”李軍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