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假售假衛浴產品是剛需,也一直是假冒山寨的重災區。近些年,衛浴行業制假售假、跨界傍名牌現象遍地開花,東鵬、箭牌、中宇等國內一線品牌成為諸多仿冒案件的最大受害者,假冒品牌的泛濫不僅造成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更破壞了行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嚴重擾亂了行業形象和健康發展秩序。為什么知名衛浴品牌屢遭假冒?其實這背后有著深刻且復雜的原因。

假冒衛浴品牌泛濫的思考 這背后折射出了什么(圖片來自網絡)
巨額利潤是誘惑之源 監管乏力是假冒幫兇
巨大的差額利潤是假冒、仿冒名牌的驅使動力和誘惑之源。加之多年習得的超強模仿能力,令企業和消費者防不勝防,真偽難辨。包括盜用商標以假亂真、混淆等級、以次充好、張冠李戴逃避檢測、無視標準粗制濫造等,無一不能以假亂真。市場監管的乏力是假冒肆虐的幫兇。行業特殊性及各管一段的監管機制,讓不法商家敢于鋌而走險,有了違法空間,也縱容了假冒產品的產生。有業內人士稱,經濟下行壓力日趨增大造成市場競爭加劇,為求生存導致假冒現象泛濫,知名品牌自是被假冒的對象。
制假售假是短視癥 企業和政府零容忍
制假售假、假冒偽劣是經濟走向成熟、強大過程中的幼稚病、短視癥。衛浴行業在邁向強大的新征程中,適應新常態、開創新模式,首要拋棄仿制山寨品,恪守誠信經營原則,不僅是對市場和消費者,更是對自己和企業的未來負責。雖然執法不嚴、地方保護主義、有形手監管不到位,市場需求制造了假冒產品使用空隙為假冒者提供了機會,造假者的膽大妄為,行業發展的不規范、不成熟,等等原因致使假冒衛浴品橫行無忌,但市場經濟不允許摻入假冒的沙子,打造升級版和強國目標的衛浴行業不能讓假冒興風作浪,企業和政府部門對假冒更是發出零容忍的信號。
對此,衛浴企業要對假冒堅決喊打。既是維護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也是保護既得利益和消費者正當權益。隨著國家在知識產權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完善,假冒傍名牌現象必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所有企業要增強責任意識和公德意識,拒絕生產假冒產品,從源頭制造堵塞假冒產品。
市場和消費者要堅決說不 讓假冒無所遁形
市場和消費者要對假冒堅決說不。拒絕假貨、假名牌、假產品,自覺抵制傍名牌,讓假冒衛浴產品無市場,從流通過程堵塞假冒產品。監管部門要對假冒堅決嚴查。一方面加強法律、法規、標準、政策的健全完善,并嚴格執行,有效落實黑名單制度,通過媒體曝光、輿論監督、經濟處罰,讓假冒無處藏身。另一方面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和地域界限,全國一盤棋,各地對假冒一視同仁,一齊打擊、一律懲罰,讓假冒在任何一個角落都無處遁形,從監管環節堵塞假冒產品。
據悉,國家標準委發布的《企業誠信管理體系》、《企業信用檔案信息規范》、《企業信用評價指標》等7項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相關國家標準,將于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將對假冒品牌等違背誠信建設的行為給予懲處。行業媒體報道稱,今年潮州、鶴山、南安、佛山、德州等地政府紛紛打假,一些假冒衛浴品牌、生產偽劣衛浴產品的不法分子得到懲罰。
假貨是市場經濟的毒瘤,嚴重挑釁社會誠信底線。全社會都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對待假冒產品、偽劣產品和傍名牌產品,要堅決把這些毒瘤清除出市場經濟朋友圈。朋友圈發假消息最高可處7年徒刑,對于假冒,也需施以重典、嚴肅法制,讓假冒絕跡市場,讓陶衛市場越發純凈、越發健康,越發活力四射、激情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