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肇慶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關于《肇慶市城區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公告,各項環保政策的發布,加快陶瓷企業的環保整改進程。
在2019淄博陶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宮衛說到,“過去的2015年——2017年是環保倒逼產業轉型,但是當下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當前企業首先要環保達標才能夠實現參與市場競爭的資格”,建陶行業已經走向新的發展。
綠色制造讓陶企參與市場競爭
綠色產品的出現,讓環保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者對環保的重視程度提高。瓷磚作為主要的裝修材料,人們在選擇產品時由美觀逐漸向環保健康的方向變化。面對消費者需求轉變,陶企綠色升級刻不容緩。
蘇軾《稼說送張琥》一文中說到,“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意為只有廣見博識,才能擇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積累豐厚,才能得心應手,大有所為。陶企升級綠色制造,是環保大勢所趨,是適應消費需求的轉變,更是陶企參與市場競爭的門檻。
陶企只要以近乎嚴謹的態度認真執行每一項生產步驟,讓各項污染物排放量在環保標準范圍內,環保達標并非遙不可及,實現綠色生產也不是癡人說夢。首個建陶綠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肇慶高要祿步工業園落成,新明珠成為陶瓷行業綠色節能和智能制造的標桿。新明珠不僅實現自身綠色升級,也加快行業的綠色改造進程。
智能制造強化陶企競爭力
工業4.0的提出,讓互聯網對工業企業的影響加大,陶企作為工業企業的一部分,也面臨著智能制造熱潮下的生產升級優化。印度陶瓷企業的興起,致使國際市場上我國陶企所具備的低價優勢進一步縮減。
破開現今局面,智能制造無疑是一把利刃,不僅解放了勞動力,降低工人成本,還提高生產效率,有效降低廢品率。
“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源自施肩吾撰,李竦編的《西山群仙會真記》。陶 企生存難度加大,終端門店銷量下降,庫存積壓,還要承受環保整改壓力,應對“互聯網+”的沖擊。
但越是艱難的處境,陶企越要保持鎮定。平心靜氣,才會冷靜分析所遇之事;潛心鉆研,方能縱觀生存事理;堅定信念,才足以應對環境變化。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的《終南別業》訴說著一種豁達、淡然的處世之道。市場變化帶來各項壓力,部分陶企停產、整頓,自覺已被逼至絕路。但陶企不妨換個思維,在“水窮處”看“云起時”,或許可尋求到別樣的生存機遇。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