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產業競爭格局深度調整的當下,佛山以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通過構建標準化體系、培育品牌集群、優化產業生態的三維戰略,推動傳統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作為中國建筑陶瓷產業重鎮,佛山正以系統性思維破解產業轉型升級難題,為全球陶瓷產業變革貢獻中國方案。
標準化戰略為產業升級注入核心動能。禪城區陶瓷協會牽頭制定的《陶瓷磚產品質量等級標識》《巖板產品質量等級標識》《防滑磚》等團體標準,正在重塑行業價值評判體系。這些標準突破傳統單一性能評價模式,構建包含物理性能、環境適應性、使用場景等多維度的質量分級框架。通過將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可量化的技術指標,建立"優質優價"的市場篩選機制,引導企業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效益提升。標準化體系的完善不僅消除市場信息不對稱,更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形成質量共識,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制度基礎。
質量品牌建設激活價值創造新動能。"千品千億"質量品牌申報工程構建起"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認可"的協同機制。通過建立品牌培育庫、開展質量診斷服務、組織標準宣貫培訓,幫助企業在技術研發、生產管理、知識產權、市場推廣等環節建立品牌化思維。這項工程特別注重將技術創新與品牌價值深度融合,引導企業將專利成果轉化為品牌溢價能力,推動市場從價格競爭向價值競爭轉型。品牌集群的崛起不僅提升產品附加值,更培育出具有辨識度的區域產業文化符號,使禪城陶瓷成為高品質生活的代名詞。
產業鏈協同創新構建產業生態護城河。在標準化與品牌化雙輪驅動下,佛山正推動形成"原料供應-裝備制造-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配送-市場服務"的全鏈條優化升級。上游企業基于下游應用場景開發專用材料,中游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提升柔性生產能力,下游服務商打造空間解決方案能力。這種垂直整合模式催生出模塊化設計、數字化交付等新業態,使產業體系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躍升。綠色智造理念貫穿全產業鏈,推動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范式。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佛山陶瓷產業的競爭已超越單純的產品較量,演變為標準體系、品牌價值、產業生態的綜合博弈。通過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標準體系,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集群,完善互利共贏的產業協作網絡,佛山正推動陶瓷產業從"制造基地"向"價值創造中心"躍遷。這種以標準引領質量變革、以品牌驅動效率變革、以生態支撐動力變革的發展路徑,不僅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實踐樣本,更為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東方智慧。未來,隨著更多原創性標準的制定實施和區域品牌集群的持續壯大,佛山陶瓷必將在全球產業版圖中占據更重要的戰略位置。
(禪城陶瓷協會黨支部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