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時間深入到了陶瓷一線市場,為了加強自身營銷知識從理論到實踐的結合,更多把握消費者真實需求和購買行為的變遷,了解廠商合作與發展的新思路、新格局。
賣場凸顯分水嶺,六成賣場經營維艱
建材商場和市場,在經歷了近十年來的高速擴張和發展后,開始出現疲軟態勢。尤其在一、二級城市,經過一輪瘋狂建設、招商、開業和競爭后,呈現出鮮有歡喜多家愁的現狀。代理商經受住裝修的投入和疲勞之后,又痛苦的作出取舍抉擇;消費者經過貨比三家和全方位體驗后開始消費集中,故很多賣場可謂是商家進退頻繁和空置鋪位頻現,八成賣場都處于經營僵持階段,就算知名度很高的紅星和月星在全國的商場也無法排除在外。終端賣場洗牌可謂也是暗流涌動!
多店經營面臨嚴峻考驗
渠道扁平化給代理商大店營銷帶來較大壓力,代理區域的縮小和分銷銷量的萎縮給代理商的經營予以嚴重挑戰;賣場的競爭、人員和租金成本的提高,渠道轉型帶來的零售下滑等等。很多代理商還沒有來得及準備和快速的轉型應對。故撤店和縮小店面成為了近兩年不少代理商的被動行為。有些代理商迫于短期壓力,以退為進、加快調整還尚存機會;可大部分代理商應屬于以退為守,可謂前景堪憂。
向品牌定位的兩極轉型加劇
代理商經營定位再轉型可謂頻頻出現,轉型方向算得上帶有戲劇性色彩:一種是原來從批發商轉化為經營品牌的代理商,經過一輪品牌角逐后,近兩年又轉回去搞起產品批發;一種是經營品牌多年的代理商逐步收縮陣營,轉移到倉庫開展保守經營;還有一種是代理商縮小規模,優化品牌和店面,提升品牌定位和經營水平,從規模化經營到利潤化經營過渡,全面實現公司定位與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總之,代理商在市場震蕩期的轉型趨勢可以說是既明顯又集中,基本上是往低端批發經營和高端品牌打造的兩極化轉型。
網絡對陶瓷營銷影響日益加深
用戶的與日俱增,消費者對互聯網的依賴和信賴程度越來越高,市場對陶瓷品牌宣傳和推廣模式將會提出全新的課題和要求。如此同時,銷售通路也隨之產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分銷商對總代理的依承度也越來越低,零售份額將變得更為集中和每況愈下。互聯網推廣和電子商務銷售長遠來講應成為品牌不可回避的探索方向,即使陶瓷具有傳統低關注度和高體驗性特點。
技術凸顯產品優勢并呈現于終端
市場產品除了拋釉、微晶、瓷片、木紋類主打產品在噴墨技術上的普遍應用外,噴墨技術在配件類產品、模具類產品的應用也全面開啟,形成了對水刀、雕刻、三度燒、水彩印等陶瓷配套產品的深化和補充,繼而帶來了對配套產品價值鏈的直面沖擊。個別品牌已開始醞釀或開展陶瓷產品個性化定制模式,來滿足消費者的區隔性需求。前提是,噴墨技術已為此提供了可能。
拋釉類品牌與產品扎堆競爭
凡走進任何一陶瓷商場,首先映入眼臨的是亮光一片,微晶、拋釉、拋晶、拋光一應俱全,且大部分品牌都將亮光類產品的展示都集中于入口和大廳內,就連馬可波羅、金意陶等知名仿古磚品牌也毫不例外。上游廠家幾乎到了無拋光不品牌的時代,但下游商家對拋光、拋釉類產品的銷售狀況又是如何呢?用一句順口溜形容那就是——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雖然里面東西很多,可流出去的很少;廠家可謂是價格戰硝煙四起,代理商卻是愚公移山慢慢來。新產品嘛利潤空間得維護好,也是多年來終端推廣新品的一貫心態。可現在陶瓷市場不如以往了,我相信,很快就到了要決堤的時候!
專業仿古磚與高檔進口磚爭奇斗艷
亮光產品吶喊聲此起彼伏的陶瓷市場,倒顯得仿古磚市場異常冷靜。可很多陶瓷行家卻也看得出,專業的仿古磚產品和品牌是經得住時間和潮流的考驗的。細心者會發現,這兩年國內的為數不多的專業仿古磚品牌已悄無聲息地站在與高檔進口磚品牌的同臺競爭的舞臺上。其實,真正意義上的仿古磚永遠是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
